欢迎来到欢喜宫

手机版

欢喜宫 > 历史小说 > 穿越明朝当暴君 > 第七百八十二章 现在想要朕的钱?之前干嘛去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七百八十二章 现在想要朕的钱?之前干嘛去

    朱由校用最大的耐心,听这些学者说完后,才说道:“你们的意思,朕大致都明白的很!但朕认为,身为治学之人,还是要有些风骨,有些节操比较好,不能太势利!毕竟治学又不是挣钱,挣钱的方式有很多,何必用这种方式呢?”
    “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这是泰西人亚里士多德说过的话,还是很有哲理的!你们就算做不到这一点,也不能只有喉舌,没有自己的脑子,不然的话,真是你们一张口,朕就知道你们包藏的什么心。”
    在场的学者们听后直接懵了。
    不是说当今天子很爱听学术讲解吗?
    怎么如今这话里话外藏着针呢。
    而且明显大有羞辱自己这些人在为人拿钱办事的意思。
    学者们心里自然是不快的,但也不好表现出来。
    这时候,闵玄成也颇为忐忑不安起来。
    他也没有料到天子会没有被这些平时侃侃而谈且学识渊博的学者们给洗脑成功。
    “闵玄成!”
    突然,朱由校唤了闵玄成一声。
    闵玄成忙走上前来:“请陛下谕示。”
    “朝廷算是白培养了你!”
    朱由校直截了当地说了这么一句,语气明显比刚才那些学者还要严厉些。
    闵玄成听后哪敢还站在原地,当即匍匐在地,身体微颤起来,不由得抬起袖子要揩拭额头的汗珠,又怕这样惹朱由校不满,又把手放回在了地上。
    “臣无地自容!”
    “他们究竟给了你多少好处,让你这么尽心尽力地为他们做事,替他们冲锋陷阵?朕记得,你在兴明社的社考成绩还不错,觉悟挺高的,怎么现在开始给别人当起狗来了,还是说,你也开始信起自由主义,屁股坐在了他们那一边,也赞成朝廷减少干预,增加地方自治之权?”
    朱由校问道。
    “臣,臣,臣只是认为苏州与别处不同,有些实情是需要陛下您知道一下,而这些学者或可为陛下指明一二,所谓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臣不敢断言他们的对错,只以一个客观者,为陛下为苏州士民做事。”
    闵玄成回道。
    “你这是让朕兼听?”
    “可朕怎么只听得见一种声音?”
    朱由校问道。
    “陛下!您不必再为难府尹,苏州作为大明经济增长的最大源头,有着别地无与伦比的财富增长优势,他应该作为国帑的重点投资之地,也理应得到优待,而促进盛世之繁荣!”
    这时候,学者吴楠岱倒是忍不住站起身,为闵玄成说起话来。
    朱由校因此看向了他,淡淡一笑道:“可大明不是只有苏州一地!”
    吴楠岱则继续说道:“但苏州才是朝廷最应该重视的地方!”
    “因为苏州是大明的门面,也是唯一可以给苏州带来价值的地方,苏州理应受到更多的优待!”
    “而不是像现在这样,苏州这边,商贾们融资艰难,但云贵陇西安西这样的不毛之地,却能年年获得巨额的国帑支持,结果建好的桥梁道路除了朝廷官校军队在用,根本没带来什么经济效益。另外,苏州之富饶已不同别地,执政者所面临的问题与别地也不同,故朝廷有些政令是只适应别的,并不适宜苏州,给苏州一定的自治权,是有利于苏州士民,使其更加繁荣的。”
    “苏州人均学识高、技术人才多,工商业发达,这一点,朕承认。”
    “但这不代表,苏州拥有这一切就是靠他自己得来的,是靠整个帝国内部发达的内需带动的!没有整个大明为基础,你苏州靠什么发达起来?”
    “靠人才?可有几个是本地的人才?”
    朱由校说到这里,就问道:“你是本地的吗?”
    吴楠岱没有回答。
    “国帑怎么用,经济怎么调控,让苏州在整个大明扮演什么角色,朝廷自有安排,你们可以发表看法,但是不代表朝廷就必须听你们的!”
    朱由校说到这里就看向了闵玄成,道:“闵玄成,你回去给你的主子们带句话:
    就说朕即位之前,官营产业还不够强大,甚至基本上都被他们用各种手段挖空。
    就说各地织造局、各地纸厂,好点的工匠,不都是被他们暗地里挖走的?
    另外,当时全球贸易的利润也基本上尽归于他们,西夷势力比朕即位时还弱,可他们自己怎么就没有因此壮大自己的私营力量,进而形成强大的势力,足可以逼迫朝廷对外扩张,而为自己攫取私利?
    如今,朕让朝廷官营做大,进而排除各种阻碍,好不容易有了对外扩张的实力,获得了不计其数的财富,怎么,他们就想来空手套白狼?
    就因为自己钱多,会做生意,就想朝廷把钱都给你,哪有这样的好事!”
    “朕要是他们或者是他们祖上,当年就该通过贩卖生丝棉布给西夷赚来的大把银子用来聘请工匠,研发技术,打造战舰,去外面开疆拓土;
    而不是,只知道拿银子兼并国内的土地,还逼迫国内的同胞做自己的佃农,用族约礼法困住他们,只想着将来好世世代代收租子!乃至为此阻止朝廷开海,为的就是好把庶民绑在土地上,为自己好好种地。”
    此时,吴楠岱意欲反驳。
    朱由校则伸手阻止了他,又道:“你们也别说是朝廷拖累了你们,什么九边军费开支过大,皇室贵族开支过大这类的话,朕承认这些是一笔很大的负担,但你们扪心自问,在商税加征、官绅优免取消以前,这些负担是你们在承担吗?
    总之,造成这样的结果是为什么,你们应该自己去反思,去反思你们自己到底做错了什么,而不是只知道找朝廷错处,逼着朝廷给你们发福利,朝廷又不只是你们的朝廷!”
    “还请陛下赐教!为什么民间商贾从未真正成为社稷之中流砥柱,而一直被权贵官僚们压制,而他们自身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这时候,一名叫张道迪的学者因此站起身来,拱手回道。
    “你倒是这些学者里,看起来稍微算是有真正治学之心的人!”
    朱由校见此回了一句,便道:“既然如此,那朕就多说几句。”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