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章:女皇 3
她一直觉得这个女儿与她父亲一样过于老实温顺了些,这样的性子放在寻常人家或许很好,但是放在皇家,尤其是皇位悬空,还在争夺的情况下,这个女儿多半是与皇位无缘了。今日一看,倒是让她另眼相看!
是她平时忽略的太久了吗?竟然连女儿悄然变成了不可忽视的珍珠都没发现?
女皇为了试探软娇娇,又特意加了一句,“你身子向来不好,北疆常年风沙不断,环境太差,你确定要去那种地方?你要知道,一旦圣旨下来,调你去北疆的时间,最少也要两年才能回京城。”
软娇娇从容应对道,“身为陛下的女儿,这是儿臣的职责,北疆常年烽火连天,北疆百姓深受其扰,如果儿臣注定要早殇,儿臣希望自己能够在最后的日子里为百姓多做一些事情。”
“儿臣是陛下的女儿,璃国的百姓是陛下的子民,也是儿臣的子民,儿臣想要保护自己的子民,哪怕...可能也帮不上什么忙,但我还是想要试一试。”
“如果不幸死在战场上,儿臣希望陛下能够允许儿臣葬在北疆。”
另外两位臣子闻言,心中一震,这位公主殿下若是真心如此想,倒是一下子就把其他的公主都比下去了。
女皇沉默了,除了女皇,整个御书房都安静的可怕,所有听到软娇娇这番话的人都被软娇娇的话给震惊到了。
“孤知道了,你且退下吧。”
软娇娇知道母后这是同意了,她说出这番话并不是故意拉拢人心,也不是做给任何人看的,从原主的记忆里,隐约记得三个月后,与北疆划界而分的楚国悄无声息的囤积了十万大军,打了北疆城的守将一个措手不及。
楚国为了这一战准备了太多年,再加上对方都是以男子为主力,璃国虽然有男子参军,但是精锐部队依旧还是女子军。
这样的情况下,导致男子和女子军有了不少的隔阂,拿下北疆城后,楚国使了计谋,让两军的矛盾到了不可化解的巅峰。
等京城的援军到了时,楚国已经一鼓作气拿下了三城,对方见好就收,见到援军到了,也不再继续攻城了,后期如何,原主也不知道。
因为,那时候她已经被毒死了。
她无意在京城这方寸之地,勾心斗角,战争的痛苦,她经历了这么多的世界,最是清楚不过。
那些渴望儿子,丈夫回家的妇人们,日复一日的侍候公婆,相夫教子,等来的不是丈夫的飞鸿腾达,甚至连人都看不到,只收到了为国牺牲的噩耗。
留下孤儿寡母,含辛茹苦的过日子。
软娇娇已经不是最初的她了,她不想看到那样的场面,如果璃国的女皇陛下是个昏庸无能之人,就算是原身的母亲,她也会直接将对方给解决掉。
可问题是,对方不是,这位女皇能够这么多年让各方势力均衡,还能让璃国百姓过上安居乐业的日子,可以说是一个相当称职的皇帝陛下了!
软娇娇想要做的事情,已经说的清清楚楚了,她不打算再留下,因此朝女皇行礼,“陛下若无事吩咐,儿臣便退下了。”
得到了女皇的首肯后,软娇娇丝毫不犹豫的迈着步子离开了。
她喜欢的是广漠无垠的草原,还有那畅所欲言的开怀大笑,还有保护身后无数百姓的战场烽火,那是她曾经在其他世界的遗憾。
虽然事后想想,还是会有些遗憾,但是她知道当时她是女扮男装,情况不同,总有一天会被人拆穿的。
不过,她不会再讨厌男票的做法了,可能是因为爱屋及乌吧,她觉得那样偏执的男票,也很可爱。
女皇将事情处理好后,把那两位臣子遣退了,低声询问身边的太监道,“你觉得六公主是想要在孤面前表现一下才这么说,还是真的想要去北疆?”
太监微弓着背,不敢直视女皇的容颜,毕恭毕敬道,“这个,奴才不知道。”
女皇纤长白皙的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打了好几下,最后一敲定音道,“拟旨,六公主请旨去北疆驻守,孤念其一片赤诚之心,不忍拒绝,着三日后启程去北疆。”
随着最后一个字落音,那个太监心中也忍不住的生出了一丝好奇,他想知道,那位之前振振有词,自请去北疆的六公主,若真接到了这份圣旨,会是震惊?还是高兴呢?
有这样好奇心的,不止一个两个,满朝文武的朝臣们都很期待软娇娇的反应。
女皇陛下也想知道这个女儿是不是真的脱胎换骨了,还是想要在自己面前表现一番。
所以特意命这位最得眼的大太监去留意一下软娇娇的反应。
令他们失望的是,软娇娇接到圣旨时,没有表现出高兴,也没有错愕震惊,只是淡然一笑。
那一刻,大太监心中生出了一种荒谬的想法,虽然陛下贵为女皇,皇太女这个位置更是引来无数人的向往。
但在这位不显山不露水的六公主眼中,这把龙椅,似乎还不如一件衣服重要。
*
无才无德,没有任何存在感的六公主自请去北疆,这个消息很快就在京城传遍了,不少人都因为这个消息而感到不可思议。
六公主这个人,在他们的印象中,真的没什么存在感,无论是见一个爱一个,后院美男无数的大公主,还是心思缜密,笑面虎的二公主,亦或者是拥有皇贵妃母亲支持的三公主,这三个人完美的把六公主的存在感压了下去。
因此,这个消息忽然传出来时,不少人还懵了下,下意识的想着,这位六公主是哪位啊?
软娇娇忽然门庭若市,不少朝廷要官都纷纷上门请见,更别提她那三个同母异父的三位姐姐了,她们对于皇位虎视眈眈。
所以,对于软娇娇自请去北疆的那番话,还是从御书房安插的眼线口中了解到了,那些话,也不知道是女皇陛下故意放出去的,还是因为其他两位臣子传出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