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谷子岭上,刘辨亲战
第372章 谷子岭上,刘辨亲战“大人,前方有叛军斥候,已经被我们包围。”狄仓拱手说道。
刘辩点头道:“留两个活口,其他人都杀了。”
叛军斥候的战力根本就不够看的,很快就被狄仓带人冲杀,留下两个活口,带到刘辩的面前。
“带下去一个,留这个在这,我有话问他。”刘辩用马鞭指着两人,让士兵把其中一个带到一旁。他要把他们分开审问,可以分别印证他们有没有说谎。
“我问,你答。我不喜欢废话,也不喜欢浪费时间。你们俩只能活一个,你说的话我会向他确认。”刘辩指着留下的这个叛军狠狠的说道。
叛军跪在地上道:“大人,小的不敢有所隐瞒。”
听到他的话,刘辩微微点头:“城内有多少人马?都安排在什么地方?战事进展如何?”
“小的...小的不是城里的,是城外的守军,不知道城内的情况,只是听上官说城内不下二十万军队。
官军的杜预和郭淮带着大军已经打到了琅琊城外,和我们的人已经接火,双方僵持不下,我们就是出来探查有没有朝廷援军的。”叛军斥候不敢隐瞒,把自己知道的的情况都说了出来。
刘辩朝狄仓点点头,狄仓转身去审问另一个斥候,不一会儿就把那个斥候给杀了。刘辩指着远处说道:“前边是什么地界?”
“是谷子岭,有我们的一千人驻扎。”
“有重火力吗?”狄仓开口问道。
叛军斥候摇摇头说道:“没有,只有几十支火枪,为的就是扼守谷子岭的峡谷。峡谷的另一端有三千人的守军,他们装备有火炮和大量的火枪。”
看到刘辩没有什么要问的了,狄仓对手下说道:“带着他前往谷子岭。”
押送俘虏的副将已经返回,还带来了一千骑兵,携带了很多的弹药补给。刘辩很满意,师星河的部队素质不错,已经远远比大多数的地方守备军要强的多。
青州的战役是对师星河以及他手下将士的磨练,只要表现的好,接下来南下徐州和扬州的战役就少不了他们。
各支部队进展都很顺利,王氏不会坐等朝廷大军攻城的,真到了那个时候,以王氏拥有的生产力,如何与庞大的国家机器抗衡?因此他们一定会主动出击,伺机把战线推开,借助自己人数的优势通过拉长战线的方式来稀释朝廷主力的锋芒。
等到部队修正完,刘辩让狄仓率领一千人作为先头部队去探查谷子岭的情况。这里是兵家必争之地,让王氏的叛军以此长时间据守,则会造成补给困难的情况。
刘辩没想通过自己带领的六千人来改变战局,他只想在外围游猎,尽可能多的消灭叛军的有生力量。
“大人,前方就是谷子岭的入口了。”叛军斥候指着岔路口的一侧说道。
狄仓命令手下噤声,自己只带着两个骑兵和叛军斥候从林中张望。果然如叛军斥候所说,谷口的士兵不多,约莫千人左右。
“下马,准备战斗!”狄仓的命令一下达,骑兵们都从马上下来,端着枪进了林地。
在林中以小队为单位铺展开来,静等着狄仓下令,就要对前方的叛军发动攻击。
他一把将叛军斥候拉过来,用枪抵着他的胸口说道:“有没有办法能让他们从阵地中出来?”
斥候想了想,低声说道:“就说遇到官军斥候了,就跑回几个人,让他们过来接应。”
感觉他说的办法可行,狄仓就和两个士兵倚在树上,让斥候去喊话。叛军们待在阵地中已经一天了,有些人已经睡着了。
“兄弟们,我是游马斥候,我们碰到官军的斥候,就跑回来我们几个,快来接应我们啊!”
叛军斥候的喊叫声,差点让叛军阵地上的士兵开枪射击。
“你们自己跑过来,万一我们出去接应你们,官军杀过来怎么办?”
听到对面阵地上的喊话,狄仓一咬牙:“狗东西,真是胆小怕死。弟兄们,准备战斗。”
“别啊,我们跑了一路了,还有兄弟受伤,快啦帮帮我们!”
“官军离这还有多远?”
叛军斥候继续哄骗他:“没有大队官军,就是他们的斥候部队。想必见到咱们严阵以待,已经退回去了。”
叛军阵地上跑过来五个人,看来是接应他们的。狄仓英把衣服脱了,准备和叛军斥候深入敌阵,来个里应外合。
见到只有四个人,来接应的叛军问道:“哪个受伤了?你们自己抬着啊,跟着我们过去。”
说完转身就走,狄仓使了个眼色,他的手下就顺势捂着肚子倚在叛军斥候的身上,他的另一个手下和斥候抬起他跟着叛军向他们的阵地跑去。
叛军的阵地修建的还不错,分层构筑了三层阵地,可以完美的控制住峡谷的入口。如果真的等到刘辩带着大军来冲击,只要叛军阵地的火枪数量够多,就会让刘辩他们付出惨重的代价。
大约估摸了一下,真如斥候所说,阵地上只有六十支火枪。只要能造成混乱,埋伏在林地中的部队就能冲过来,到时候就能把阵地夺下来。
再把谷口的拒马之类的防守机械搬开,就能让刘辩带着大军对峡谷的另一端发动攻击。
狄仓不是本地人,不敢说话,怕暴露身份。都是斥候在应付叛军的盘问,好在他还是比较惧怕狄仓的,没有把狄仓的身份暴露。
他提供的情报也都是胡说八道的,他很怕死。现在叛军还不知道他的底细,不会杀他。
可是一但他说出狄仓等人的身份,恐怕做困兽之斗的狄仓等人,第一个要杀的就是他。
“大人,依小的看,想办法把溜回去吧。就靠你们几个人,怎么能对付这么多人呢?”斥候小声对狄仓说道。
他们四个人蹲在阵地的角落里啃着干粮,阵地上的叛军开始进入位置,他们领头的人感觉既然官军的斥候已经撤了,恐怕大军离此已经不远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