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四章 草莽吞龙之局
振越亲眼目睹赵光远的头颅被砍下,他却无能为力,因为他也遭受了龙脉被斩的反噬。他刚才勉强动用法力拖住了赵光远,谁料就这么一次普普通通的施法,却让他丹田的法力产生了强烈的波动,并因此引起全身法力逆流。
走火入魔?为什么没有闭关修行也能修为失控,自己可是停在法师境多年的老法师了。
没人能回答他, 而且由于他一身道袍,显得特殊,所以被黄虎当成了优先解决的目标。
同样是朴实无华的一刀,一介法师高人立被黄虎所斩,没有任何异象发生。
两颗头颅咕噜噜在地上滚动,最后面对面碰撞在一起,死不瞑目的眼睛互相对视。
振越从来没想过自己的死是这般草率, 在出兵之前,他还在幻想受国运加持后突破真人的盛景。
至于为什么会这样,想必浸淫气运之说已久的振越最后已经有了答案。
当振越的魂魄出现时,一股黑红业火从他的魂体内部升起,只是瞬间就将振越烧成灰烬。
弃子么,在一抹苦笑中,这魂消失的无影无踪,又哪里还有什么鬼修之望。
主帅阵殁,赵军瞬间崩溃,步兵大部分原地乞降,只有少数人见势不妙逃出了战场。
黄虎也没派人追,他正需要有败兵前去给赵军主力报信,不然让剩余赵军赶到战场,他再勇猛也无法弥补硬实力带来的差距、
剩余骑兵则是一个没跑掉,被稳住阵型的神符军纷纷拿下,只有几个赵光远的后天境护卫协同两个先天殊死搏杀。
他们是赵家的家生子,亲人全在赵家的控制之下,所以是不可能投降黄虎的。
不抢回赵光远的尸身,就算回去了也难逃惩罚, 甚至牵连家人。
最后他们也是力战而亡, 拼死了神符之力尚未消退的神符军百来人。
他们也受到赵家气运大衰的牵连,两个先天高手真气运转滞涩,换气频率远远超过平时,未能发挥全部实力。
“厚葬,让这些忠仆和赵光远葬在一起。”黄虎看着他们都是死在靠近赵光远尸体的路上,有些感叹。
“是!”跟在旁边的亲兵,忙不迭地回应道。
不知道是不是错觉,他们总觉得自家大元帅变得更威严了,该怎么形容呢?
“咳咳,大元帅愈发有人主气度了,此战获胜,桂阳将再度回到我们的掌控之中。”吴台刚刚布置完战场的扫尾工作,捂着胸口,走到黄虎身边说道。
没错,就是人主之像,此乃黄虎本命改换,由内向外生出的“气度”。
如果振越复生看到黄虎, 一定会惊骇莫名,为什么这黄虎的命格有些像赵光远。
陈尧全程目睹了黄虎的气运变化, 这是草莽吞龙完成的改命。
没想到德匀相助李隆, 斩掉赵家的龙脉,最后让黄虎也占了便宜。
在黄虎斩掉赵光远头颅的那一刹,赵光远的气运崩散,原来那条气运龙蟒又从他本命中现形。
只是那萎靡缩小的样子着实不像一条蟒,软趴趴的没有一点神采。
按理说一般的潜龙被杀,其气运龙象,要么是被另外一条潜龙所吞,那么就是散去所有,以一点性灵回归龙脉。
如果龙脉底蕴足够,说不定世事变迁,几百几千年之后,又能再度化出龙象入世。
黄虎一不是潜龙,二没有气运龙象,怎么看也无法吞噬气运龙象。
可大道五十,天衍四九,人遁其一,任何事都有一线生机,黄虎便是抓住了那其一。
龙象之灵不能回归龙脉,加之赵光远的一部分气运被黄虎掠夺,为了能生存下去,它放弃了挣扎,选择被黄虎这样的一介草莽所吞。
天道本不许凡人改命,但潜龙之死,龙脉反噬让这片区域的天机混乱了片刻。
一时不察,居然让黄虎完成了草莽吞龙之局。
此刻的黄虎本命挺立,原本因为潜龙大势强制提升的黄黑本命,现在却成了十分自然的青黄本命。
虽然黄虎没有完全继承赵光远的青色本命,但就眼下而言其命格之贵,比之李隆都不会差。
特别是本命核心的那一缕紫色,和在赵光远身上看到的没少多少,可以说只要黄虎有足够的实力,便是立刻称王也能当得。
这可是上应潜龙天命的真王,比像什么乞活王之类草头王不知道贵重到哪去了。
也行,紫色王命在你身上,总比消失的要好,陈尧悬于一方虚空,眼神冷漠毫无波澜。
黄虎可不知道自己的底细被陈尧看透了,就连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身上发生了多大的变化。
他只觉杀赵光远之后,身上轻松了很多,许久以来的沉重一朝散尽。
要不是战场上还有这么多俘虏,和自己的将士看着,黄虎怎么也得大吼几声,抒发一下心中的痛快。
“你这伤没事吧?要不是你拖住两个先天,我也没机会干掉赵光远。”黄虎关心地对吴台说道。
“多谢大元帅关心,小伤,神符的效果很好,可惜用完了。”吴台摇摇头,有些叹息道。
“是啊,以后我们再无神符可用,也不能再叫神符军了。”感受着体内逐渐散去的神符之力,黄虎莫名有些悲伤。
他没有埋怨城隍神抛弃什么的,毕竟是他自己不争气,被酒色侵蚀,对神不敬,导致失去神眷。
如果是之前想到再无神灵庇佑,黄虎肯定会因为没有底气而慌张不已,但是经过刚才一战后,他充满了信心。
路靠自己去走,命运靠自己去博。
一声虚弱而又充满威严的嘶鸣从他头顶响起,等他抬头一看,却是乌云尽散,满是骄阳余晖的天空。
得让李隆动作快点了,陈尧看着黄虎头顶那条充满生机的气运龙蛇,突兀地觉得心中一紧。
改命之人不是没有,就连像黄虎这般草莽吞龙的也有,他们这些改命之人往往都能成就伟业。
或是青史留名,或是一代文豪名将,又或是草莽成龙,建立公侯之国乃至王国的人。
当然,统一天下的也有一位,开局一个碗,最后开创盛世的大帝。
谷掷
陈尧虽然不相信黄虎能有此成就,可这位屠夫终究还是得到了他的重视,李隆统一荆州时一定要除掉他。
……
赵光远战死,五千先锋全军覆没的消息,被少数逃生的赵军士卒带回。
赵军主力大惊,在离浈阳三里路的地方停下了脚步,连续三波探子派出去回报的消息都一样。
黄虎带着他的神符军大发神威,连灭彭庆和赵光远,赵军的东征主帅连带着五千先锋都没了。
本来在后面大军主事的是节度副使赵经武,可赵经武突发恶疾不能理事,这下两万五千人的赵军主力可真是群龙无首了。
于是他们一边继续打探浈阳的消息,一边向坐镇永山后方的赵闫报信,不料信使刚到半路就遇上节度府的紧急军令,大军速回!
开始信使还不肯说永山发生什么,后来一听赵光远也死了,当即慌了神,说出真相。
节度使赵闫吐血昏倒,一众老一辈的嫡系也多突发恶疾,药石无医,和赵经武的情况类似。
不,严格意义上来说,赵经武的病要轻一点,起码在军医的治疗下有好转迹象。
现在整个永山郡乱作一团,没有赵家人出来理事,信使出发时,李隆已经出兵打下了钟武县,并且兵锋直指永山郡城。
此次信使就是奉永山郡丞的命令,请赵光远回去主持大局,可赵光远也没了,这让信使崩溃不已。
眼下不说打下浈阳,当务之急还是回永山,几个领军校尉马上就达成了一致。
权力这些他们不是没想过,可那也得先守住永山,一家人全在后面呢。
两万多大军连夜撤回永山,这让一直紧绷神经的黄虎总算是稍微松了口气。
他这一番搏命操作,自己的损失也不小,五千神符军伤亡接近一半,还剩三千。
三千失去神符之力加持的士卒,既要防备赵军东征主力的攻打,又要看着西边彭庆所属军队的动向,着实有些捉襟见肘。
特别是他这一战擒获的俘虏超过了就超过了五千人,一个小县城根本没那么多牢房关押,所以还得建俘虏营地分很多人看着。
虽然黄虎有把握,这支失去主帅的军队大概率会返回,但他总归是不放心。
为了让赵军主力毫无留恋的离开,黄虎还让人挖出赵光远的尸首缝好了送去赵军,甚至得到了赵军校尉的称赞。
没有了背后赵军的束手束脚,黄虎开始转向“收复”桂阳之地。
他先是以三千神符军为核心,将五千俘虏混编,合练三天之后成立了一只全新的军队,桂阳军。
没办法,他总不能言而无信,去惹怒城隍神吧。
神符军这个名字不能要了,他自己也去掉了一些神棍色彩,但蛊惑人心的那套练军方法还是保留了下来。
在战场上护着他的那支三百人老营,并没有全死,骑兵冲锋之下,还是有很多人以残疾之身保住了性命。
这一部分老营剩一百人,另外黄虎又选了一批最忠诚的原神符军士卒两百人,组成了军纪营。
军纪营不仅管军纪,还管洗脑,反正每天就在军中宣扬他黄虎的种种勇猛事迹。
什么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只要跟着将军走,肯定能获胜,吃香的喝辣!
哦,对,黄虎不再称自己为神符大元帅,而是改称奋威将军。
这个将军号还是从彭庆那“继承”的,虽然是没被朝廷承认的四品将军,但现在实力才是王道。
只要打下桂阳郡,再向荆州牧姬允那表面低个头,给镐京小朝廷送点贡品,那敕封告身不就有了吗?
兴平七年七月初三,荆州大地进入夏收,黄虎命拜吴台为先锋大将,领兵三千人悍然出击。
彭军此时正陷入内部争斗,彭庆的几大部将大打出手要争夺桂阳郡城的控制权,而靠近彭庆陨落之地的县城居然无人去管。
一日之内,吴台横扫含洭浈阳之地的彭军,并攻下含洭县城,得粮食一万五千石,各类军械补给不计其数。
特别是当初彭庆先令人撤走的一万精锐,此时因为对桂阳诸将的失望,居然掉头投了黄虎。
黄虎问他们为何不替彭庆报仇,众人皆答,将军生前只服强者,而您击败将军是真正的强者。
由此,黄虎停歇一日,整编俘虏。
七月初五,出含洭时,黄虎已经有大军一万八千人,号称十万大军。
虽然这支军队的磨合不够,战力和忠心程度都堪忧,但失去彭庆指挥的原彭军更是不堪。
精锐都在黄虎这了,其他彭军还怎么打,未出七月中旬,黄虎就拿下了桂阳郡城以南诸县。
此时,距离他重新入主桂阳也就一步之遥,可他停了下来。
因为桂阳郡城内的彭军还有接近两万人,即使分属不同将领,可也不容小觑。
黄虎在桂阳住了两年,对桂阳城池很了解,城高墙厚,如果强攻必定损失不小。
眼下桂阳郡城内因为支援彭庆,可以说几无存粮,就算城外就有待收割的稻田他们也望尘莫及。
所以黄虎定下了围城策略,他带主力围城,吴台则是绕过郡城,去攻打桂北。
桂南被黄虎祸害的不轻,桂北却尚存几分元气,很多稻田并不像桂南这样荒芜。
于是,黄虎和吴台一边打仗,一边抢收夏粮,务必维持军粮不断。
并且黄虎也一改之前治民的粗放,大力重用当地士族,邀请有功名之人出山为官。
对于平民的夏粮他也不是一改收缴,而是留下了能够活下去的口粮。
一时间,黄虎的风评在桂阳逐渐好转。
就在黄虎席卷桂阳时,李隆的动作也不慢,继三个时辰打下钟武县后,他又接连攻下了洮阳等两县之地。
仙鹤观以及陈尧的信徒暗子发挥了巨大作用,导致每每李隆大军一至,便是里应外合之局。
要不是永山节度副使赵经武突然醒了过来,就连永山郡城李隆也能一战而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