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赵岩的升官之道
金佑文俯视着众臣,用愤怒的语气质问道。“说话啊,你们一个个是不是都哑了?”
“敌军登陆不足10天的时间,就拿下津门,并且将京城包围。”
“现在顾北围而不攻,还天天派飞机散播传单,明显就是在消耗我军士气,想要以最小的代价获得胜利。”
“而这两天敌方的陆军也在逐渐缩小包围圈,李将军跟我说,双方决战很可能在三日内爆发。”
“在座诸位官级没有低于三品的,都是我大庆帝国的重臣。”
“现在帝国陷于危难之中,皇城有被攻破的风险,你们应当献计献策,齐心协力辅助朕进行防守。”
“否则城破之时,你们这些朝廷大员顾北一个都不会放过,抄家灭族都是轻的。“
“你们的性命会被顾北收割,妻女会被顾北霸占,就连这么多年积攒下来的财产也会被全部查抄。”
“到了如此境地,你们已经失去了作壁上观的资格,不出力协助军队防守,满盘皆输!”
他清冷的声音在大殿中回响。
朝下众臣整齐的站着,一个个神色紧张,脸色苍白。
他们战战兢兢的站在那里,不敢有丝毫多余动作,生怕触怒龙颜,被当场杖毙。
但如今皇帝把问题抛给了他们,他们不说话又不行。
在座众人有一多半都是皇室扶持起来的,金家对他们有提携之恩。
现在主子落难了,自然也到了他们发挥作用的时候。
想要不响应皇帝的号召,那恐怕金佑文会直接来一手“乱世重典”,用红莲业火把他们烧死。
工部尚书赵岩用眼睛瞥了瞥左右,见大家都不说话,他只能硬着头皮率先开口。
“陛下,臣俸禄微薄,但好在为官多年也攒下了些银子。”
“此战为了支持陛下,帮助朝廷获得胜利,臣愿意把老底都拿出来,捐出白银1万两,用来鼓舞前线军队士气。”
“老臣家中没什么产业,要不是只有一处祖宅,就是把这房子卖了给陛下筹措军费,也心甘情愿。”
他说话间双目通红,躬身对着庆文帝行礼,说话的语气诚恳而又认真,让在场众人都感同身受。
不过其他大臣在听到这番话后,非但没有感动的潸然泪下,反而一个个都在心中把赵岩骂了个狗血淋头。
赵岩如今的行为,用“虚情假意”和“伪善欺世”来形容再合适不过。
他能够早早的破格被提拔,成为工部尚书,可不是因为能力出众,受万民爱戴,而是因为花言巧语,外加金钱开道。
赵家在京城不光买下了好几栋酒楼,还拥有车马行、珠宝行等商行的控制权,是妥妥的富商家族。
他当初非常频繁的拜访皇室子弟,送出去的钱财和女人不知道有多少。
而跟太后搭上线之后则更加夸张。
今天进皇宫做汇报的时候“不小心”碰碎了太后娘娘一件“珍贵”的瓷器,赔了足足8万两白银才被放出来。
明天进皇宫又说自己监管的某个水利工程有疏漏,造成了重大损失,被太后罚了足足20万两白银。
后天则是进皇宫给太后娘娘送了10匹从西域买来的纯种汗血宝马,他还扬言说品种绝对够纯,假一赔十。
结果嘛……
买十匹马花了5万两银子,他赔给了太后50万两。
随着一个接一个眼花缭乱的骚操作,他在百官之中的名声迅速变臭,也屡次遭到太后的公开责备。
但不知道为啥,这官职就跟坐火箭似的一路上升,迅速被太后扶到了工部尚书的位置。
这个职位可了不得,位列朝廷六部尚书之一。
负责帝国各大重要的工程项目,施工所需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都由他调配。
甚至就连皇宫的建设和修缮,都要由他负责。
走到这个地步,大家就算再愚蠢也都看出来他跟太后是一伙的了。
而就是这么一位光贿赂别人就花费超过百万两白银的人,面对京城被围困的危局,却恬不知耻的说“老臣家中没什么产业”、“捐出1万两白银鼓舞士气”。
在诸位大臣看来,赵岩这是坑不死人,恶心人。
1万两白银够干什么,也就只够支付几百名士兵的阵亡抚恤金。
可现在京城内外的士兵加起来有几十万,这点钱是杯水车薪。
而且最关键的是,赵岩平时办正事的时候十分吝啬,现在都捐出了1万两白银,那他们这些官员要不要捐,捐多少?
他们可没有赵岩那么丰厚的家底,也拿不出那么多钱来。
可是面对皇帝杀人般的眼神,他们敢说自己不捐吗?
赵岩的这番操作,不仅仅是在向皇帝表忠心,更是在把众人架在火上烤。
此时龙椅上的庆文帝,听见赵岩的话后也是十分恼火。
你到宫中给我母后送几匹马,都送进去50万两白银。结果今天在朝堂上捐1万两白银,搞得跟披麻戴孝一样郑重。
你到底是有没有把我这个皇帝放在眼里?
打发叫花子呢?
嗯?
他心里将伪善的赵岩祖宗十八代都亲切问候了一遍。
但身为皇帝,顾及形象,他只能强压着怒火。
表面上不动声色,缓缓点头表示认可。
“很好,工部尚书赵大人心系国民,在这帝国危难时刻倾力相助,实乃国之柱石。”
“有赵大仁这样的股肱之臣相助,朕一定能够击败攻城的叛军,将匪首顾北缉拿归案。”
“朕也从内帑中支取5万两白银,用在前线作战上。”
“现在赵大人都做出表态了,那诸位爱卿该当如何啊?”
虽然他知道赵岩麾下有众多产业,家族资金雄厚,但他毕竟年纪尚幼,对朝廷和百官的控制力并不强。
到今天为止,他都不知道赵岩手里拥有多少产业、多少资金,所以这捐款数额小,他也无法因此责备对方。
最起码赵岩起到了个带头作用,捐了总比不捐强。
庆文帝此时心里想的是,有了第一回就有第二回。
他多整几次,再私底下拉拢几个官员,让他们在朝堂上配合自己唱双簧,总能从众臣手中抠出更多的钱财来。
要不是对外的战争赔款早已耗空国库,此时他又哪里会沦落到向臣子们要钱的地步。
大庆帝国建国以来最窝囊的皇帝,恐怕就是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