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欢喜宫

手机版

欢喜宫 > 都市小说 > 从1979开始的文艺时代 > 第522章 好一座危楼(二合一)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522章 好一座危楼(二合一)

    《人民文学》最新一期发表以来,销量节节攀升,在全国范围已经突破百万册大关。
    广大读者在看完《平凡的世界》第一部之后,对第二部特别期待,不,那是相当期待!
    来信如雪般飘向人文社的信箱里,基本上就是催促《平凡的世界》赶紧写第二部,不是因为村头茅房里没纸,而是真的看完第一部,就想看第二部,看完第二部,就想看第三部,都搁那儿憋着!
    方言也不能幸免,作为《平凡的世界》的责任编辑,同样收到不少读者的催更信。
    “又是催着想看第二部的。”
    龚樰左手拿着一沓信,右手则是一封信,“这是陆遥寄给你的。”
    “陆遥的信!”方言为之一惊,立马拆开。
    “他在信上写什么?”龚樰好奇不已,“是不是有关《平凡的世界》第二部的创作?”
    方言点了点头,信上的内容主要是感谢他为《平凡的世界》付出的心血,而且为了不辜负他的心血和广大读者的期盼,陆遥已经出院,着手准备第二部的创作,趁热打铁,而不是躺在功劳簿上。
    “你不是说陆遥的身体累垮了嘛,这么快就好了?”
    龚樰不免吃惊。
    “怎么可能,他是在硬撑。”
    方言把信递了过去。
    龚樰定睛一瞧,就见一段感人肺腑的话落入自己的视线中:
    “谢谢你,岩子,之前我在医院里静养,可谓是度日如年,每天都在为《平凡的世界》的失败而提心吊胆,深怕我多年的心血付诸东流,但现在完全不一样了,每天欢欣的一瞬间就是在桌面那台收音机上听半小时自己的作品,对我来说,等于每天为自己注射一支强心剂。每当我稍有委顿,或者简直无法忍受体力和精神折磨的时候,那台收音机便严厉地提醒和警告我。”
    “千百万听众正在等待着你如何做下面的文章呢!”
    “于是在一次又一次面对那台收音机时,我终于被庄严地唤起自己的责任感,继续往前行走。”
    边往下继续看,边说道:“该说他是执著呢,还是说他不爱惜自己的身体,你要不要给他写封信,好好劝一劝他,《平凡的世界》第二部不着急,凡事等到身体养好了再说。”
    “他这个人属老黄牛的,创作的时候吭哧吭哧,吃苦耐劳。”
    方言道:“不过遇事的时候,就死犟死犟的,一旦认准的事,多少匹马都拉不回头。”
    “不管怎么样,总要劝一劝。”龚樰说。
    “你说得对。”
    方言颔首,准备给陆遥写信的同时,也给林答、莫伸、陈忠史等人去信,让他们组团相劝。
    就在轮到贾平洼的时候,不远处的厅堂里传来一阵阵电话的铃声。
    龚樰在院外喊道:“是小芳姐打过来的!”
    方言回道:“什么事?”
    龚樰说,万佳宝让他下午去一趟人艺,和于师之等人商量《天下第一楼》的剧本。
    ………………
    人艺剧场,座落在王府井大街。
    方言按照跟万佳宝约好的时间,准时地出现在剧院,熟练地穿过后门,来到于是之的办公室。
    一推开门,映入方言眼帘的,除了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万佳宝和于师之,还有一位坐在他们的对面,穿着中山装,板板正正,一丝不苟的脸上掠过一丝不经意的笑容。
    仔细一瞧,这位可是话剧界的大导演,夏淳,《茶馆》就出自他的手笔。
    和焦菊隐、欧阳山尊、梅阡,并称人艺的四大名导!
    在于师之的相互介绍下,方言和夏淳打了个招呼。
    “听说你最近在文学界又闹出大动静了?”
    等他坐下以后,万佳宝忍不住打趣了一句。
    迎着万佳宝、夏淳等人的目光,方言露出淡淡的笑容:“嘿嘿,小打小闹而已。”
    于师之笑道:“这《平凡的世界》引发这么大的轰动,怎么会是小打小闹呢。”
    方言也露出得意的笑容,把《平凡的世界》救活,不但救了路遥的写作生涯,也让沉寂已久的陕北文坛重振威名,收拢了陕北作家的心,当然,自己也再一次树立了“文坛指路明灯”的招牌。
    因为有这么一个神通广大的“方司令”,只要是被他看中的作品,就没有不成名的。
    “这其中占首功的就是这个广播剧,为小说增色不少。”
    万佳宝简单地点评了一番。
    夏淳很是赞同:“《平凡的世界》每一期的广播剧我都没落下,听的是津津有味,反倒是小说,第一时间就买了本《人民文学》,却不知道为何,就是有些读不下去,没有广播剧有滋味?”
    “有这种感觉的其实并非只有您一个。”
    方言有所保留地把《平凡的世界》所遇到曲折坎坷讲了一遍。
    “的确,这几天的报纸上除了表扬、分析和研究《平凡的世界》的文章,也有不少人并不看好《平凡的世界》。”夏淳说的是文学评论界,他们对《平凡的世界》的火爆冷眼旁观,甚至是冷淡。
    “这和如今文学界的环境和风向有关。”
    方言说:“别人都在搞先锋派,在搞魔幻现实主义,陆遥却还用这种老套的现实主义来写,事实上很多人只看到现象表面而已,各种主义不过是对生活的游离,现实主义这样贴近社会的文学,才是人民群众最想要看的,所以《平凡的世界》是写到人民群众的心坎上,而不是那些他们的心尖上。”
    万佳宝颇为感慨:“在我看来,我们的现实主义从来没走在广阔的文学道路上。”
    “眼下我们话剧、戏剧不也一样嘛。”
    于师之颇为无奈,文坛里的先锋思潮从文学涌向了话剧,如今全国各大戏剧院、话剧团里都在搞创新剧目,实验性剧目风靡一时,广大观众和文艺理论界也十分地偏好这种新潮牌,而开始疏远传统现实主义的话剧,这也是包括人艺在内,众多戏剧院排演出来的新剧既不叫好也不叫座的原因之一。
    “那《天下第一楼》岂不是逆流而上?”
    方言挑了挑眉,直呼巧合。万佳宝调侃道:“怎么,对自己的作品没有信心?”
    “怎么会呢!”
    方言语气里透着自信,他能够把《平凡的世界》捧火,就绝对不会让《天下第一楼》失败。
    何况,光凭自己一个人或许不行,可有万佳宝、于师之、夏淳这等大佬协助,想不成功都难!
    “你啊,把拍马屁的功夫都给我用在这个剧本上来。”
    万佳宝摇头失笑,于师之、夏淳他们也相视一笑。
    笑声回荡在整个屋子里,过了一会儿,于师之收敛笑意道:“要我说,现实主义没什么不好的,虽然现实主义并不是文艺创作上的唯一道路,却是一条康庄大道,就像老舍先生《茶馆》、曹公的《雷雨》等作品一样,我觉得岩子你的《天下第一楼》,走的也正是像曹公、老舍先生的路。”
    夏淳说:“不错,甭管是什么主义,一个戏最重要的就是好不好看。”
    方言左看看,右看看:“您几位觉得我这戏怎么样?”
    “我们判断一个戏好看不好看,一个重要的标准就是看它戏剧性强不强,通俗的说法就是‘有戏没戏’。”夏淳说,“《天下第一楼》就很有戏,每一幕的戏剧张力都不俗……”
    万佳宝道:“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这个结尾有些太潦草了,这就像写文章讲究‘凤头、猪肚、豹尾’,要结得漂亮一样,你这个尾巴还不够爆。”
    方言看在眼里,完全是意料之中,《天下第一楼》的结尾是自己故意写差的,就像给领导写稿子一样,总要故意地留下破绽,比如错别字、语序不通畅,领导要是挑不出毛病,岂不就显不出水平!
    “我也是这么想的,《天下第一楼》的收尾必须要改一改,否则难以托住这一整台大戏。”
    于师之皱下眉头,神色有些凝重。
    方言故作思考,然后说出口:“是不是可以围绕一幅对联,重新设计一个新的结尾?”
    于师之、夏淳等人把目光投向他:“什么对联?”
    方言说全剧以一副对联收尾,上联是“好一座危楼,谁是主人谁是客”,而下联是“只三间老屋,时宜明月时宜风”。
    “‘好一座危楼’,正好点中了福聚德这‘天下第一楼’的结局!”
    于师之细细品味一番,眼前顿时一亮,“这对联写得好啊,莫不是你写的?”
    方言摆了摆手,“这上联是康熙当年给一家饭庄的题词,至于这下联,是纪晓岚做的对。”
    万佳宝仿佛看破道:“这副对联恐怕不是一时半会就能想到的,你是不是早就想到这个点子?”
    “想是想到了,不过我没想好这个对联该在舞台里怎么表现出来。”
    方言眼观鼻,鼻观心,“所以没辙,只能放弃。”
    于师之道:“别介,这么好的对联,怎么能说放弃就放弃啊!”
    万佳宝点了点头,“我们来好好研究研究,看怎么把这副对联用在结尾上。”
    在众人的一番商量之下,最后还是夏淳想到了办法,那就是在《天下第一楼》收尾的时候,干脆就把对联摆上舞台,然后拉上大幕,把这副对联“关”在大幕外面,包括演员谢幕之后,这副对子也是在大幕外面,这样就让观众始终是看着对联离开剧场的,以达到让观众一步三回头的效果。
    “这法子好,好戏不仅是掌声和笑声,还有观众各自的思考。”
    万佳宝笑道:“从天下第一楼到好一座危楼,福聚德不仅是一个虚构的舞台场景,更像一座时间的舞台,让观众从更高的视角、更大的维度去思考昨天、今天、明天……”
    夏淳说:“不过这结局还是略有瑕疵,就是这个对联还少了个横批。”
    说话间,万佳宝、于师之他们不约而同地盯着方言看,似笑非笑。
    方言清了清嗓子,“横批要不就写成,‘没有不散的宴席’。”
    “没有不散的宴席……天下无不散的宴席……”
    于师之在嘴里念了几遍,拍拍桌子:“好一个‘没有不散的宴席’,既说了戏里,也说了戏外,这对联一出,《天下第一楼》这戏也算是演完了,观众可不得散场嘛,正应了‘无不散的宴席’。”
    万佳宝、夏淳他们也欣然同意,盛时好个天下第一楼,衰时好一座危楼,这可真是一出好戏!
    …………
    确定了《天下第一楼》剧本的修改方案,众人又去了一趟全聚德,实地走访考察。
    全聚德的经理等人全程陪同,甚至开放后厨,看师傅们挂炉、切片一系列的烤制工序。
    接着就在包厢里等待全鸭席的工夫,万佳宝看向方言,压低声音说:
    “再过一段时间,第三届中美作家会议就要召开了,上一届是在国内办的,这一次我们要派出一个作家代表团,出访美国,带队的是冯木同志,他亲自点了你的名,让你作为代表团的一员参会。”
    此举一出,出乎方言的意料,但又在情理之中。
    毕竟,自己在美国也算是小有名气,畅销书作家、奥斯卡最佳编剧、普利策历史文学奖得主、美孚飞马奖得主等等,在文学界、出版界、历史界、好莱坞等社会各界,遍地开。
    万佳宝道:“前两届中美作家会议你都没参加,这一届他们说什么也肯定会带上你。”
    方言也觉得有道理,满口答应了下来,然后在回到家后,向龚樰和盘托出中美作家会议这事。
    “好事啊。”
    龚樰笑了笑,说《警察故事》的庆功宴上,邹闻怀、何冠倡、程龙他们就不停地问《虎胆龙威》开拍的事宜,恨不得早日拍摄,早日上映,早日能让嘉禾和程龙打入好莱坞,复现李小龙的神话。
    “这的确不失为是一个机会。”
    方言想到嘉禾正好在洛杉矶设有分公司。
    龚樰追问:“你这趟去美国,路过香江吗?”
    “去的时候直飞,回来的时候可能会经过吧。”
    方言从抽屉里拿出个牛皮纸袋,“到时候我跟清霞讲一讲调查出的情况。”(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